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其他(2019年3月1日)  作者:梦瑾

(人气:92157  发表日期:2019年09月12日 10:42:10)


春节后去了趟海边,面对大海,情不自禁想起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看到了木棉树,凌霄花,又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树》。



从这里开始,又喜欢上了诗歌,想起来席慕蓉的《一颗开花的树》。



总是从一个景色,一件事物,浮想联翩,天马行空。



去参观南山海上观音,很喜欢室内的对联,奈何不让拍照,只得暗暗记在心里,“佛祖智慧非妄想所知,菩萨慈悲由真心而出”;“如来如见如来,自在常观自在”;进门是“不二”,回来看到的繁体字不认得,猜“一贯”“一宝”都不对,百度了才知道是“一实”。意思为无彼此之别,出自“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 



点点滴滴,俱在心头。



相对于景色而言,我的关注点好像更在文字。



所以,这世上,同样的景色,不同人看到的想到的也将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哪里有完全一致绝对相同的客观呢??



旅途闲暇加工作外忙里偷闲,看完了《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余秀华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海子诗全集》,亦禅亦诗,颇养心性。



今天稍得闲暇,百度搜索整理了最喜欢的几首诗,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读者眼中的诗意,对应看来,也大有意趣。



写的人要表达的,和读的人看到的,何曾是一样的呢??



如此,如此而已。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査湾人,从小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在后来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他作为诗人的短暂的生命里,海子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是他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诗人在同年3月卧轨自杀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作者是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作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这篇诗歌便是他人生痛苦体验的结晶。 



      这首诗的创作契机也有可能包含”情诗“的成分,“大海”也可能有具体所指。海子在去世之前一段时间里,与已经分手并移居深圳,还打算移民海外的初恋女友保持着友情性质的通信。据此推测,这一“大海”意象,应与对海边的深圳或太平洋彼岸的初恋女友的想象有关。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977.3.27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舒婷,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5月生,福建晋江人。 [1]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致橡树》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大学语文教科书。 



      舒婷曾经谈过《致橡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舒婷回忆说。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骄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骄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骄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骄,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她补充说。 



     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席慕蓉(1943~ ),台湾女诗人、散文家、画家。笔名有肖瑞、漠蓉、穆伦、千华等。祖籍内蒙察哈尔盟,1943年9月生于四川重庆,1949年迁至香港,1954年由香港赴台。先后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席慕蓉长期担任新竹师专美术科教授,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诗画集《画诗》,散文集《成长的痕迹》、《画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美术论集《雷射艺术导论》等多部。



 



《一棵开花的树》是中国诗人席慕蓉1980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的开篇刻画了主人公曲微深婉的内心,表达出她对爱情的美好期昐;诗的第二节紧承上节诗意,将少女痴痴等待意中人的心境幻化为长在必经之路旁的一棵开花的树;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这位少女一片痴心,空自凋零的失落之情。这首诗富有真情美,娓娓道来却饱含诚挚;极具画面感的意象美;还极具声韵谐和之美,是一首精致感人的美丽小诗。



此诗被选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大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



2007年12月22日,在福建参加“海峡诗会”的席慕容披露了这首诗的创作经过。她回忆说,当时自己在台湾国立新竹师范学院教书。有一次在5月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就是这棵真实地存在于席幕容生命现场里的油桐,让她念念不忘。她心想,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这促使她写下了《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自述这首诗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在替它发声。”至于有些人把作品解读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诗,她表示“有点犹疑”。但她同时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道理。一般认为,席慕蓉的这首诗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梦瑾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