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大腕》——一部失败的“有厘头”电影  作者:小石头

(人气:13613  发表日期:2002年10月10日 12:19:21)


《大腕》实在是让我看得难受,实际上看到正片三分之二的时侯我就已经睡着了,这使我对于国产影片越发失去了信心。

除了无意中在中央台电影频道看过冯小刚的几部贺岁片,我已经多年没有看纯粹国产的影片了,倒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确实觉得没什么值得看的东西。当然,除了最初小时候看过的《神秘的大佛》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此外从纯电影艺术角度我只记住了《少林寺》和《红高粱》,因为它们都是开创性的影片。当然也许还有别的更多优秀影片没有接触,但是我实在不愿去搜寻和欣赏,这大概已经形成了我的偏见。

对于冯小刚近年来的几部贺岁片,应当说从娱乐角度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也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我对国产电影的信心。好像葛优一直是这类贺岁影片的主角,而我也还比较认同他那种在平淡和冷静中一字一句迸发出的幽默。有一阵子我甚至奢望葛优和冯小刚的合作真正能够产生出大师级的电影喜剧作品。

但是,《大腕》真的让我觉得很失望!!由此我认为冯小刚在此类影片的情节设计和剧情编排上已经江郎才尽了,就跟王朔一样。影片里充满了假模假式的插科打诨,整个就是一热热闹闹而急功近利的娱乐行为。

《大腕》看了半天我也没有明白究竟要表现些什么,而我旁边一起看碟的一个哥们(以前彻底一书呆子,看碟不超过10部)却不停地笑得前仰后合,让我感到发指的痛苦,恨不得把遥控器塞到他嘴里。以前看葛优的表演,总是感觉有一种深刻的喜剧成分在里面,这种喜剧的幽默不是通过夸张的人物表演和离奇的情节制造出来的,而是蕴含在小人物平民化的生活中,让你觉得生活中似曾相识,却被葛优一针见血的抓住了逗乐的地方。也许在冯小刚的影片里,葛优的幽默带有强烈的京城文化色彩,但是我想是能够被中国各地区的观众所接受的,因为一定程度上京城文化里的幽默情节是国内城市中比较浓烈的。

应当说,过去以葛优为主角的贺岁片之所以能够吸引我,就是因为它们既缘于平民化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包括了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一些东西,比如大款或者明星,那个“甲方乙方”里在乡下偷鸡吃的大款给人印象就太深了。这样,让你在发出会意的笑声同时,好像还有一些哲理性的东西在里面,同时,有的喜剧情节里还隐藏着一些生活中无奈的悲剧成份,这就有些近似于卓别林黑色喜剧艺术的表现手法了,虽然这样的时刻也只是昙花一现。

而在《大腕》里,首先我看到的是葛优表演的苍白无力,他的形象确实是更加酷了一些,这样的酷彻底脱离了过去北京侃爷的形象,有点象韩国偶像剧里的酷哥,大概这也是冯导为了开辟国外市场的选择。从台词里我实在没有听到葛优来上几句出彩的话,而他的艺术形象被定位于一个不重视金钱、一心给萨瑟兰办丧事赚了钱给别人的家伙也缺乏必要的情节解释和铺垫。我觉得葛优的艺术天赋在于演一些小场景的、生活化比较强的影片,当场景巨大、情节离奇紧张的时侯,他的表演才能往往就被浪费了。象《大腕》里后来简直就成了一丑剧,一个破葬礼居然不断的抖包袱,折腾那么大的场面其实也没有什么新意,说到底就是一出闹剧而已,这样的影片情节我觉得还不如让谢圆来演说不定更好些,就适合他那种假憨厚、没几句废话的表演。

我必须承认冯小刚制作这部片子肯定花了不少心血,又要维持住北京爷们和各地上帝的口味,又要保证贺岁片大腕的地位,还要开拓一下国外市场,是够难的。也大概如此,就使得整个影片的艺术风格变得不伦不类,既想要让大伙笑得牙疼,又要拿大场面来给人看,还要硬表现些东西方文化冲突之类的东东,实在让人替冯导捏一把汗。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什么都抓不住,这就是我看这部片子的感受,还不如看看香港人无厘头的贺岁片,一大堆新老明星笑笑闹闹,完了也就拉倒走人,打发点时间也挺好,所以我命名《大腕》为有厘头影片,表达我对他两头不沾的愤怒感觉,无厘头的搞笑弄砸了,有内涵的、上档次的喜剧情节又做不出来。

最后,我要提一下那个演中介公司老总的是英达吧,认错了别骂我,因为多年没见我有些认不出他,加上他那非洲火鸡般的头发,实在别扭的很,也不想再费什么话了,总之,看英达的表演,就是一场纯粹的做戏,而这做戏还不是电影中的做戏,而是舞台剧的感觉,真是一塌糊涂。至于关芝琳,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拉她来演我觉得也只是为了充实这个《大腕》的影片名字,可惜实在是过了气的,不过关姐姐曾经担任本少爷1994年度梦中情人,也就不好多说些什么了,嘿嘿。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不是麻子做报告——群众观点,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商量。对了忘了说,看这部片子之前,隐隐扫过几眼宣传,没搂清楚,我还以为影片中如名字《大腕》一样,也是大腕云集,什么大陆港台明星乌扬乌扬地往外出,到头来除了看见英达的新发型,好像还就见了付彪,别的也没见着谁,见着我也不认识。

哎,对了,别怪我罗嗦,我突然还有一想法,这片子里大半个场子就是折腾给萨瑟兰葬礼拉广告的事,会不会冯小刚在选择这些广告时侯也是根据赞助来的,有意思,瞧那些影片中的广告名一听就知道和哪些现实中的沾边,如果真的,那可是真叫商业化电影了。

总之,在《大腕》一片里,我既没有欣赏到传统冯小刚贺岁片的“京味冷幽默”,也没有感受到有些人所说的“《大腕》在不影响娱乐的前提下,对当前的拜金主义、形式主义及虚假广告现象进行了讽刺式的批判,寓幽默于个性品位。”看来也不知是我欣赏水平越发差劲,还是冯导真的没有什么猛料了。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小石头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