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京城涮肉谁家最火?吃羊大爷涮肉  作者:singer0011

(人气:12134  发表日期:2012年01月21日 16:35:52)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然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几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到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佐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京城的涮羊肉最早要数王府井的东来顺饭庄,据说始创于光绪29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现今的东来顺以其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火力旺四大特点得到食客的赞赏。不知什么时候,京北的阳坊涮肉也逐渐火了起来,大有压倒东来顺饭庄之气势。城里城外,男女老幼,或驱车或乘车,或独行或结伴,前往品尝。也许是城里的人吃惯了东来顺的味道,也许是阳坊的高大建筑吸引了大批食客。阳坊的胜利老店和大都涮肉都坐落昌平区阳坊镇中心街北端。两店都是阳坊涮肉的正宗血脉,其羊肉都是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的大草原。这里的鸳鸯火锅、涮羊肉、羊杂汤、火烧、小碗牛肉等等都是阳坊的特色。然而要说城里的火锅羊大爷那也是最棒的。这里的锅子为紫铜质地;盘大量足;羊肉切的薄而均匀,大小长短一致;其羊肉鲜而不腥,嫩而不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久涮不老,正宗正味,食后满口余香,留下一股淡淡的奶香味道。

    羊大爷涮肉坊的秘制佐料是羊大爷涮肉的一大特色。其佐料由芝麻酱、卤虾油、韭菜花、辣椒油、香菜、豆腐乳、芝麻粒等构成,盛在碗里,红、绿、土黄、粉红各显其色,其视觉感就胜出其他火锅一筹。吃到一定时候,汤肥汁浓时,下入白菜、冻豆腐、尤鱼、水发木耳、粉丝等辅料,一直吃到冒汗脱衣,吃完后喝一碗这里特有的,用蔬菜榨的所谓的爽口蔬菜冷冻汁,添上一勺热汤,热乎乎的味道真是不错。然而这里的糖火勺和南瓜饼要比阳坊的差一些。糖火勺软、甜、腻,沾牙,口感略差;南瓜饼色素过重,美感口感大打折扣。相比之下,阳坊的涮肉种类繁多,佐料、甜点也十分传统、地道,席间还有少数民族歌舞或异国风情歌舞上演,让你在吃的过程中品味北方游牧民族的豪爽。

    在羊大爷涮肉坊吃的不仅仅是火锅,而且还有其独特的羊大爷涮肉坊文化。今年在羊大爷吃涮肉已经有5-6次了,然而从未上过其二楼。昨天要去WC偶然的一次上楼才吃到羊大爷的文化。一看这才知道其涮肉文化的浓与厚,在一层到二层的走廊过道上,贴满了到此涮肉的食客留言。能留言的食客当然都不是普通的百姓,国外的有美国俄罗斯的部长级别的,国内的有孙悦、丛珊、胡兵、朱琳、洪胖、王义夫、前宽、松华、王丽娜、尹相杰、梁天的等等,他们的留言也十分有趣,演员王志飞言:“我爸行大,本来我没大爷,今天有了,常来看望羊大爷”。喜剧演员洪剑涛称;“吃完大爷找大妈!”丛珊:“马哥生日在羊大爷家吃饭”。导演将钦民:“祝羊大爷更大爷!”。

    如果说羊大爷是涮肉中的大爷,那么阳坊的“胜利”和“大都”就是大爷的大爷或是大爷的太爷、祖爷。单从“胜利”和“大都”的名子上就可以看出它的个性,阳坊大都前的文化园与城里羊大爷的文化墙虽说展示的都是羊肉文化,然而他们之间的风格则大不相同。阳坊涮肉坊前的文化园彰显的是大漠文化,那大气豪情的马车雕塑无不显示出游牧民族的豪爽。走进阳坊涮肉城,你会被一种气氛所感染,一层的大厅内到处弥漫一股羊膻味,就连它的墙体、坐椅、台布也都充斥着这种味道,它的大厅是开放型的,可同时容纳几百人就餐,大的圆桌可供15人同时用餐,小的至少可以坐6人;而城里的大爷就像是闺房中待嫁的小娘子,只是对阳坊涮肉的局部克隆,某些方面还有些走形。我以为,追本求源就要到阳坊吃正宗地道的羊肉,如果不方便吃个中规中距的羊大爷也无妨。假如上面的一些名星有幸品尝到极品涮肉,也许他们会说,“我可真是找到祖奶奶了!”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singer0011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