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深受启发于时尚女王光野桃的一本书《优雅一生的装扮课》,可能作者的初衷是想通过自己对服饰着装的感悟和对国际大牌的理解来指引我们穿着的品味,可是,我却理解的有点走板了,我蓦然间觉得豁然开朗了,时尚是什么?原来是浮云。
一点没错,一个女人的衣柜就是她内心世界的晴雨表,心情低谷时衣服也是一片狼藉,心情大好时衣橱里的衣服们也盎然的生机,洋溢着热情和亲和力,始终是衣服表达着我们的情绪。
女人在收拾衣柜的时候,其实是最真实的自己,可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来了。
光野桃在她需要人生做出改变的时候,整理衣柜进行保留和摒弃的选择时,她看到了本质的自己。是的,我们都一样的,始终有些衣物不会摒弃,也有些衣物会被轻易的舍弃,也或在我们自己发生改变的时候会摒弃一些曾经的最爱,每件衣物都留下过回忆,珍惜和在意什么,那才是真的你自己。
那些给你美好回忆的衣物,给你舒适自在感觉的衣服,那些儿曾经让你洋溢自信陪你做过光辉的衣服,那些特别的人送你的衣服,那些。。。。。。在这一刻你去选择你是的保留还是delet。
我最近也发现了自己的衣柜的变化巨大,因为辞职了,做出了生活状态的巨大改变,我打开衣橱发现原来这些年一种都在穿那些不会出错的职场风格,中跟鞋、风衣、肃静的开衫、还有冬季的呢大衣,硬朗的大.....。这些衣物中有些为了追求质感,确实是那些可靠的品牌才能满足,这也是品牌的价值,当你买这些品牌的时候其实就是质量标准和审美需求的臭味相投。
光野桃书中品论的都是国际大牌,我不太感冒消费奢侈品牌的纺织品,我只记得买过“哥弟”的几件衣服已算奢侈了,就是那种职场里不会穿错的类型。 还买过一些显得office lady的风衣和包。。。。陪我好几年的衣服们,呵呵呵,可是如今打开衣柜,一件都不想穿了。
这里跑题几秒钟,n年前我买了的Gucci大皮包,当年花了1k多而已,当年买的时候我不知道GUCCI是啥东西 ,后来才知道这是件大牌的高仿,当时只是看重了质地,之后的n年这包成了战马,出差负重,逛街,甚至买菜我都用它,居然n年不坏,懂货不懂货都看得出这包的结实程度,有趣是我买菜提着它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结实的拎菜包,我逛街或者见客户的时候它还偶尔被懂货不懂货的人刮目,这是一种无趣的逻辑,我深深不以未然。
最近去家里人说你怎么不上班后变的这么邋遢呢?
翻出n年前生完孩子的中式大棉袄穿个没完,这件不是都好几年不穿了么?是啊,可是我今年却怎么看怎么顺眼。
还穿民族风格的汉舞绣花鞋,终归有点另类的鞋子。。。
带着土土民族风的围巾。。。。
虽然个子不高,但我再不想踩高跟鞋。。。
似乎这是一种心理,就是再也不想隐藏或者真实的自我,没有束缚的舒适衣服成了我的最爱。
我想我是老了或者心境成熟了,懂得了为自己穿衣服,关注自己而不是别人,不是为了异性或者环境,是的,这个是我的选择,当我辞职决定过这样生活的那一刻,我的审美变了。
年龄不同,心境不同,衣柜不同,所爱不同。
一个叛逆期的女孩,说不定就是T和牛仔,黑色的迷彩的,宽松的,另类的而叛逆的。。。不同的阶段都不一样。
当时尚的t台,不停告诉我们这季穿什么的时候,我此刻已经学会不屑一顾了。作为一个 30几岁的女人,如果不懂得n年前的衣服如今看来依然经典的数不胜数,如果没有这样的发现,谈什么优雅,不管时髦的定义是什么,总有些东西你是最爱的,舍不得丢弃,穿上它永远有味道,依然自信,和流行无关,只和内心有关。
相反,真的相反,那些only,Vero Mode之类的快速时尚品牌就适合20出头的姑娘,她们还不懂什么叫沉淀的年纪,那是她们的菜。
我说了半天,我觉的时尚就是符合社会情绪的设计就算是好的,但是还是浅薄了一些,遗憾的是太多人天追随着时尚的轮动,却不知道其实哪些品牌也在揣测人的内心感悟不停的变化花样,真正基本的设计从来没有改变过,一切的时尚都是基于基本的设计,那些经典的东西就是深层次的,本质和符合历史,符合人性的。
不同的是在浮躁的世界确实需要浮躁的东西,就是那些轮动的时尚脚步,一为商业的目的也要不停的变换服饰流行的热点,二为浮躁迷茫的人找到跟随时代脚步的虚荣。。。。也许说的苛刻了,
但是,我真的认为到了一个年纪,我们会蓦然领悟:时尚的本质就是浮云,经典的本质就是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