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子”的大名叫“王淑兰”,比我小点,是王爷爷的第三个孙女,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她长得白净、消瘦,没事嘴里总啃个窝头,好象永远吃不饱。因为她爱疯跑,总喜欢和男孩子玩,再加上她比较瘦,显得头特别“大”,因此小孩都叫她 “大头子”。
别看大头子是个女孩,长得又瘦,但跑起来飞快,一般小孩很难追上她。所以她最爱玩的游戏就是在大院里追人玩。谁先跑一步,谁被抓住了就算输了。大头子跑步还有一个特点,双手挑起大拇指,作出“第一”的姿势,随着她的脚步飞快地上下摆动。
我记得大概我们都是四、五岁的时候的一个夏天,大头子又找我玩“追人”的游戏,我满口答应。实际上我就是憋足了劲,想为自己争回点面子,因为我都被她抓住好几回了!
来到大院,比赛开始。我撒腿就跑,大头子在我身后猛追。我左右躲避,还是难逃她的追捕。这时我想起她大哥给我出的一招,急忙脱去背心,光着膀子跑。大头子几次抓到我的后背,但因为光滑就是抓不住。时间到,比赛结束,气得她在后面骂:“小,小超子! 你,你 ,你耍赖!”
大头子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一着急就结巴。
轮到我抓她时我只能以智取胜,因我没有她跑得快。我跑的慢她也慢,我跑的快她也快。我真的急了,一通猛追。大头子也有点招架不住,她也想脱去小布衫,谁知她刚解开口子又犹豫起来。只见她袒露着小胸脯飞快地奔跑,身后的小布衫随风飘扬,简直像一面胜利的旗帜。只可惜没跑多远,就让我一把抓住了那面“旗帜”,把大头子气哭了……
我们爱和大头子玩,除了她的一双“飞毛腿”外,还爱拿她说话结巴取乐。那时我们从大孩子那里学的第一首歌谣:
“豆包、发面的馒头;饺子、馄饨,什么都有,就怕你的钱不够!……”
我们边学边说,馋得大家直流口水。不过每个小孩都能顺利过关,只有大头子挤眉弄眼地说:“豆包、发,发,发,发面的馒头;饺子……”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还有一次,一个大孩子教我们新的歌谣:
“一对老头老太太,他们两人上北海;不知为什么打起来,脱了裤子跳北海!”
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只有大头子一到说“脱”字时,她就“脱、脱、脱”地 “脱”个没完。恰好这时她爸爸拉完三轮车下班回家,正好听她说“脱”字,上去就踢了她一脚,骂道:
“你TMD脱什么脱?!快,滚回家吃饭去!”
……
后来大头子6岁时因家境贫寒,抢救不及时,在一场疾病中丧生。
啊!半个多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儿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大头子!你好吗?我就是当年你的小超哥啊!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家已于1957年搬出大院,我们到城外和我爸爸住在一起。如今咱们的大院早就无影无踪啦!
王叔、王婶可能健在,我只去过你大哥家。他当兵复员后去了北京插车厂,如今退休在家,一对儿女也早已成家。你大姐已经去世。我还知道,在你走后你妈妈又给你添了个小妹妹,叫“大蚊子”。如今也有五十多岁了吧?
大头子!你在天堂里过得好吗?说话还结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