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地>作品展示
悲情华沙-------波兰电影之旅  作者:远离尘嚣

(人气:14394  发表日期:2003年06月11日 23:25:35)



今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波兰。这个给人太多想象的国家,当我们真正走近她时,却让人感到有些困惑。波兰,并不全是波兰斯基的波兰;她也未尝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波兰------甚至,波兰竟然也是远离萧邦的波兰!但,他们每个人却又完完全全是通向解读波兰之旅的一个个永恒的注解。

   当古老而沉思的威斯瓦河缓慢地流淌过波兰的首都华沙之际,从这条忧伤的河流起,悲情的波兰之魂便犹如深邃的歌声,沉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有着诗人一样精神气质的民族。

   用缪斯之手向我们揭开诗人面纱的,正是波兰的诗意电影之旅。

   走在华沙的街头,最打动人的,是一个个婉约的女孩儿,但她们的注意力,却又往往是停留在我们颇为熟悉的一个“电线杆子”似的东西上。当我们走进一看,原来是粘贴电影海报的“杆子”!

    如果对波兰的电影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那就好象是一个蚂蚁扛着一根诺大的树枝。在其国内电影业远未成就规模的今天,波兰的电影人却越来越多地跻身世界一流从业人员的行列。

   而在这其中真正引人思考的,是波兰独特的文化性格赋予其电影以清新的表情。

      她的这种文化性格,简言之,就是波兰民族独特的抒情传统。

   波兰导演,第一个引起世界注目的,当属基耶斯洛夫斯基。而基耶斯洛夫斯基真正叩开世界电影之门的,还应是从他的电影《十戒》开始;在这部错综纷乱的叙事迷宫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彻底颠覆了电影的语言架构。基氏那些貌似毫不相关的叙事段落“散漫”地叠加在一起,但十戒最终所散发的精神气息却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他那独特的叙述方法让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电影同行们感到的是惊叹和困惑。因为,透过基氏的宗教故事,一个用严肃的心灵去进行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哲学性思考的电影文本,使人们看到了导演自身深邃的宗教意识和独特的文化表情所带来的尖锐区别。

   基耶斯洛夫斯基冷俊的目光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尽的忧虑和诗意的爱,尽管他是在通过一个宗教的故事形式在进行他的思考,但人们更想通过影片去解读基氏其思想的真实故乡—对于此,似乎只有对他的祖国波兰进行一次文化形态上的探究才能够捕捉到大师的一些思绪?!

其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薇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又名《两生花》)。

来自波兰和法国的两个薇罗尼卡仿佛是水中的倒影,她们几乎超验的直觉推动了

这个故事的流程。“波兰女孩静谧纯美,圣洁似来自天使的清音天籁;法国女孩享

乐而疲惫,阴郁如滚滚红尘中的旋律。两人长得一模一样性格相异而相互感知,

基耶斯洛夫斯基借影片来探索当代人内心的孤独和焦虑,并希冀着人与人之间能

沟通和联系。这部纯艺术的影片在欧洲和美国都很卖座。基耶斯洛夫斯基那种不

可知的宿命论和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倾向在里面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虚幻的时空面

前,它是如此的唯美。“

这部影片进一步把影片导演与波兰的文化情结联系在一起。基耶斯洛夫斯基片中2个截然不同的主人公,实际上隐含着波兰对于欧洲复杂的注视的目光。古老而倍受屈辱的波兰精神,面对强大的现代欧洲,一方面感到深深的刺痛。同时,波兰文化的深沉的精神内核又使得这个民族落寞地捍卫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具有圣洁之美的波兰少女,用自己的远离尘嚣来拒绝欧洲世界的异化。在这一点上,深受2重文化濡染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仿佛是在对心灵家园的一次返身回顾—但,他显然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

   基氏的压轴之作,《红》,《白》,《蓝》在创作者的胶片里则弥漫着更多的哲学意味。

这几部影片被明显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没有生动的故事

情节,只在沉郁的细节中凸现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意念。三部影片恰好代表了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蓝、白、红,分别寓意了自由、平等、博爱。

   在这里,作者的哲学思考已然超越了对个体和其母语民族的展现,导演的目光显得更加博大和具有人类意识。3色的分体叙述,虽独立成片,但整体上的效果是显然的。而在这一点上,红,白,蓝似乎并非偶然地与十戒成为了精神上的呼应之作----实际上,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从最初的宗教故事走向了最终的宗教寓言。对于人类的最终告戒,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给出了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只有对人的基本之爱才是人解救自己的良方。

    无独有偶,波兰斯基,另一位游走在世界与波兰之间的游吟诗人,也将自己的波兰故事变成了世界故事。

罗曼•波兰斯基生于一个侨居巴黎的波兰籍犹太人家庭里。在他的童年时代,全家就遇到先在德国紧接着在法国兴起的反犹排犹浪潮迫害。父亲是一个画家,反犹浪潮使父亲彻底失去在法国生活下去的希望。在波兰斯基3岁时,父亲迫不得已率领全家迁回了波兰老家。两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被德军占领,波兰斯基的母亲、父亲和叔叔先后被德国人抓进集中营。父亲和叔叔虽然幸免于难,但怀着身孕的母亲却惨死在纳粹的毒气室里。当时父亲将他推进了夹墙里,才使他得以幸存。后来年幼的他终于设法逃出了犹太人居住区。这段惨痛的经历,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巨大影响。



今年已经70岁的波兰斯基,在电影界是有名的“罪恶大师”。因为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孤独和恐怖。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他的人生观和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

因为波兰斯基相信“艺术能够将痛苦转变”。而他的艺术手段,则是毫不留情地剥去存在的假象,罪恶的现实背后,却依稀生存着生的喜悦。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世界中,他个人的经历,波兰的经历和他想望的经历,如此生动地交织在一起;例如他新近推出的《钢琴师》,是一部他的个人经历相当贴近的影片。它改编自英国剧作家罗纳德•哈伍德撰写的、二战期间波兰犹太幸存者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传记。瓦拉迪斯劳是波兰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在纳粹战火烧到波兰之前,他在电台演奏了最后一场音乐会。在千疮百孔的华沙犹太人区,他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之中。但是他的琴声打动了一位德国军官,最后在这位军官的冒死保护下,瓦拉迪斯劳终于迎来了自由。

   影片的整个色调是灰暗的,天空始终被阴霾覆盖,恰似那生者不见天日的岁月里所遭受的苦难。

   在《钢琴师》里,主人公个体的命运是与波兰的命运 悲剧性地交织在一起的。如果说,波兰斯基一方面是带来了死亡世界的真实画面,同时,钢琴师那独特的甚至有些并不真实的虎口劫生,正是导演本人对于祖国波兰的一个诗意的“转变”-----即,战争可以摧毁生命,但灵魂的声音恰似那不绝的琴声,民族的精神是不死的。

   所以说,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深邃的宗教的目光和诗意的抒情去叙写波兰的精神家园。而波兰斯基则是从冷酷的现实主义层面去凝望忧郁的民族之魂;

    走在3月华沙的街头,料峭的春风刚刚从威斯瓦河的河谷轻柔地吹来;初春的华沙,显得一点儿也不热闹。

身材细长高挑儿的波兰男孩儿,迈着大步,急急地擦肩而过.波兰的女孩儿,有着一种纤细的表情.她们在街头简直是飞掠而过的云影,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栽花沙市中心不远处的圣十字教堂中,是盛放着波兰钢琴诗人萧邦心脏的地方。

萧邦的琴韵,在华沙这片土地上,不知流淌了几多回?波兰,这个背负着太多历史创伤的民族,在萧邦灵魂的抚摩下,依然散发着太深的忧伤感.

从基耶斯洛夫斯基到波兰斯基,不过是走近悲情华沙的浅浅几步。而真正经历华沙的旅行,也许才刚刚起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声明:该作品版权归 远离尘嚣 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该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该作品如果涉嫌抄袭等所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负责。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Copyright© 2000-2024